前陣子,澎湖舉辦博奕公投,以三千多票之差,險勝...起碼兩三年內不會看到任何賭博產業頂著冠冕堂皇的藉口進入澎湖。  我雖然戶籍外移多年,說到底,我也是反博奕的一員。眼看飯店一間間地蓋 ,不知道澎湖人能堅持多久,才能不讓財團的魔爪再度深入...。。

 

 

趁著年假未休完,和老爺回了澎湖一趟。 在馬公機場租了機車,帶著簡單行李,風塵僕僕騎回兩個老家。

 

 

 

我是澎湖人,道道地地身分證X開頭,流有前寮與案山兩村落的血統。  我的祖母,從海軍醫院雙手將我抱回,這歲月斑駁80幾年的手,依舊是維繫大家庭的主要支柱。

 
 
 
 
 
 
前寮,地形受限,海岸線不長,沒有港灣,漁業不發達,前寮人的收入因鄰近村落<菜園>的養蚵產業勉強維持,農產品不足以維生,人口外流嚴重,留在本地的,大半是海二廠的技工,公教人員次之,整個村莊寧靜異常,村民民風保守,節儉持家,倒也過得愜意自得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前寮,5年前經過社區營造洗禮,將澎湖婦女海岸拾物時穿戴的頭巾,發揚光大,將此特色賦予稱號 ---  "蒙面女郎"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 

 

案山,因為海埔新生地的擴延,鄰近馬公市區,清晨慢慢走路到第三漁港市場,享受海風與閒謐。  不論案山或前寮,宗教信仰對當地居民是重大事件,辛忙一整年的收入,無私奉獻當地廟宇,祈求來年豐收與子弟平安。案山老家,保留不少日據時期的文物。 尤其老家對面的60~70年前的二層洋樓,曾經見證此聚落的富庶。 案山"揚物" (炸米糕、炸魚腱),一位坐在板凳窩在街角的阿婆,一炸數十年,因此案山阿婆收入穩固,名氣外揚。

 

 

 

 

打開門,往外走個10分鐘就是海邊...四處都是好釣場,尤其對於愛釣魚的老爺而言,三天的行程,按潮夕的變化,每天都準時來海邊報到。

 

 

 

抽了半天空去看石泉國小的親師運動會,這天東北季風開始橫掃澎湖,風大,也飄了一些雨。

 

 

 

三天早餐都是到北辰市場解決,老爺鐘愛炸高麗菜春捲。我則喜歡古老味的粉圓,小時後的記憶湧上,抹滅不掉....更勝於台灣的珍珠奶茶。

 

 

 

受到東北季風影響,加上這週油價又調升,減低了出海捕魚船家的意願,6點清晨,第三漁港市場交易並不熱絡,但是還是可以看到不少魚。

 

 

錯過了6點的第三漁港市場交易,8點再去北辰市場,魚蝦蟹蚵一樣都不少。 我的午餐與晚餐,餐餐都是海鮮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介紹幾樣台灣人似懂非懂的澎湖味

1.)手工狗母魚丸,吃起來不像印象中的魚丸,取而代之是脆脆口感。

2.) 手工米苔目

3.) 手工麵線,個人推崇澎湖麵線,沒有死鹹味,比金門馬家麵線還優。

4.) 紫菜與海菜(綠色,做海苔的原料)

5.) 如果一個人老愛碎碎念,就罵他 "澎湖菜瓜"吧  ( 台語: 十捻= 雜念)

 

 

 

也許來澎湖的人會買一些紀念品,推薦中正國小前一家不起眼的小店,每次必定來這裡挖寶... 擠滿了各式各樣的工藝製品,價格非常實惠。

 

 

 

小時候常去的林投公園...,現在不收費了,即使如此,海灘依然乾淨,還可以拾獲不少彩色貝殼。除了林投公園,山水海灘的潔淨度更是超乎難以想像。 (喜歡風浪板的人士,可以選擇馬公市內的觀音亭水域)。

 

 

澎湖馬公,台語就是媽宮(媽祖宮廟)。  媽祖廟/天后宮/水仙宮/施公祠都是一二級古蹟,後代人在不破壞原始面貌的原則下,積極投入修復工程。 媽祖廟旁的中央街,是另一個復振老街的改頭換面計畫,雖有古意,建築卻是較為新穎。

 

 

 

前往西嶼的跨海大橋,位在通梁古榕旁,有新舊橋兩座,舊橋保留橋墩。 機車騎在上頭,真慶幸我和老爺兩人<有夠重>,才不會被強風吹倒~~

 

 

 

通梁老榕廣場與店家

 

 

 

我個人很喜歡的二崁古厝活聚落。學攝影,鐵定底片謀殺到翻~~~。 很有創意的枕頭餅,我問老嫗,為什麼不順便推出<棉被餅>呢?  老嫗很可愛地說,做不出來

 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二崁古厝的文化主軸便是阿婆褒歌,聚落內四處可見的褒歌紀錄

其中一則很有趣,唸時記得以台語唸出來呀! 

<<厝角鳥愛卜餃      穿紅褲     卜輸餃   買消膏貼藍鳥>>


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jo24 姥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